1、
现在想来,我应该是在 2012 年就开始参与社区运营工作了。
当时的第一份工作是内容录入专员,老板看我还挺踏实,时不时也能编出些对于产品的改进观点,叫我到办公室跟我说了句你学学 Axure 试着做产品经理吧。当时也是单纯,以为掌握了某个软件的使用就可以升职加薪了,立马开始琢磨如何用 Axure 制作出炫酷的产品原型,在这过程中就机缘巧合的加入了一个产品经理论坛的志愿者团队,帮忙往论坛里收录、编辑、发布一些相关行业文章,整理早报周报、群聊记录什么的。
都说贵人多忘事,老板好像忘了答应“提拔”我的事,直到有次在卫生间方便时刚好碰着他站我旁边,秉承互不对视的原则平视着瓷砖上的小广告厚着脸皮问了句:“X 总,最近有什么产品方面的工作我可以参与的么? ”老板:“哦,有啊有啊,正好新招了个测试你们多交流。”我:“好……”
产品上线后在一个比较知名的垂直资源社区投放了盖楼活动,我理所当然的被派去做水军,哦不是,去收集用户的使用反馈。但当我雄赳赳气昂昂的过去准备发表感言时发现,这特么根本没我的事啊,几十页的真实反馈和互动,看评论觉得每个人说的都不像是编的(后来导入到产品交流群时,确实也获得了一大批忠实的种子用户)。而且除了我们投放的活动,其他分区的原创帖也很多,其中不乏图文并茂的好内容,不知不觉翻看了小半天。
当时只有一个感觉:哇,原来社区那么有意思的!
2、
前几天 elf 问我:
“雨泽你多大时候来北京工作的啊?”
我脱口就答:
“ 13 年”。
额等等,2013~2020,这都 7 年了啊,有时候自己都没注意到自己已经北漂那么久了,时间真是把杀猪刀啊!果然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,不过倒也有真不变的,2015 年写的这篇: 很高兴认识你, 我的朋友用户,和 2017 年写的这篇: 做了 4 年病友社区运营,我的一些感悟,当时的很多理念和初心至今看来我仍觉得毫不过时,没什么需要更新的,坚持做一件自己坚信的对的事情,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嘛哈哈。
嗯,该坚持时就坚持,以不变应万变。该改变时就改变,以万变应不变。
3、
“吃完夜宵,又想念故人了,天空中最亮的星,我不是一个人。”
晚上 10 点多,叨叨发布了这样一条朋友圈。
我评论说:“要么说饱暖思淫欲呢,情感上也是一样啊。”
叨叨回:“是啊真贴切,可能还是不够忙吧。有一点你可能没办法理解,志同道合的朋友们都去世了是什么心情。”
的确啊,没有感同身受的,充其量叫理解;只有亲身经历的,那才能叫体会。这也是我觉得一直都做不好的原因之一,身份上天然不占优势。
我最近也在思考继续从事这个行业、这个工作到底还有没有意义,好像根本帮助不了目标群体解决实际问题。以前觉得我很适合在线上和人打交道,这段时间却觉得与人交流,尤其是与形形色色、各年龄段的人交流特别疲惫,身心俱疲的那种。再加上疫情这么一搞,待家里时间长了,每天被可爱的女儿揪着耳朵亲着脸喊起床,真的是不想再去往远方一个人被隔离14天了。
我知道这世上没有容易的事,更知道自己作为一名工作者不能光盯着自己的岗位,而是要跳出自己的框架看部门、看公司层面的规划。工作的时候也要有企业经营的思维不是吗?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,把工作做好。
我知道,放弃很容易,但坚持一定很酷。并非是困难使我们放弃,而是因为放弃,才变得如此困难。
所以,我该放弃胡思乱想去睡觉了,努力去做一个很酷的人吧。
题图:叨叨朋友圈配图
|